编者按: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委书记、辽宁省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重点基地首席专家郭长义教授的理论文章《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价值和实现路径》于3月5日在《光明日报》客户端发表,文章阐述了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提出了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指明了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现路径,这对辽宁省教育系统2022年将雷锋精神融入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之中,丰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促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衔接和创新开展,把雷锋精神贯穿于大中小学育人各阶段、各环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雷锋精神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红色资源。将雷锋精神融入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之中,丰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促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衔接和创新开展,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内容。
一、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时代价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弘扬和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雷锋文化资源优势,用雷锋精神坚定时代新人的崇高理想信念,厚植时代新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时代新人的思想品德修养,提振时代新人的不懈奋斗精神,通过构建教材一体化、课程一体化、评价一体化的实践体系和全员参与的协同机制、全方位共享的资源平台、专业化师资队伍组成的保障体系,把雷锋精神贯穿于育人各阶段、各环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遵循原则
1.坚持育人导向与凝聚合力相结合。推动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关键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推动各地大中小学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雷锋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雷锋精神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一方面,用雷锋精神全面激发育人对象的向上向善。教育引导学生像雷锋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另一方面,最大程度激活育人主体的内生动力。教育者要做雷锋精神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立足本职岗位,全力以赴把育人的事业做到极致。
2.坚持问题导向与破解难题相结合。推进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建设,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线,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着力破解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宏观层面,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推动大中小学力量的有效联结,形成围绕学科、教学、科研、实践、环境等雷锋文化育人环节的研究谋划、交流会商、协调协作的有效机制,以党坚强有力的领导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中观层面,要实现教师、学生、家庭、学校、社会五大育人主体的全过程雷锋精神育人链接,形成“联合作战”的一体化育人合力,实现不同领域的优势育人资源内外循环发展;微观层面,要围绕人、关照人,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把力量汇集起来,往学生成长需要、成才需要上聚焦,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培养“雷锋式”的时代新人。
3.坚持实践导向与遵循规律相结合。在推进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需要科学把握工作对象的特点,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打造“雷锋式”的教育队伍。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以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目标,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建设标准,打造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针对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分层分类,有针对性地推进、引导其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积极践行“四个相统一”、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三、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1.将雷锋精神融入课程教育教学。推进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充分激活课程教育教学的要素,发挥主渠道作用,实现知识灌输和精神启发相融合。一是从课程教材要素出发,将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实现雷锋精神育人的全过程贯穿。根据各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及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将雷锋精神所蕴含的雷锋故事、雷锋日记融入教材编写体例,增强用雷锋精神引领时代新人培育的有效性。二是从课程教学要素出发,将雷锋精神融入“大思政”体系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实现雷锋精神育人的全课程覆盖。一方面,融入思政课教学,增强思政课的生动性。将雷锋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堂,有助于守好雷锋精神育人的主渠道。另一方面,融入专业课教学增强专业课的价值性。将雷锋精神中的雷锋故事、雷锋事迹、雷锋日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强化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2.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环境是影响时代新人价值观生成发展的土壤。校园文化环境充盈着雷锋精神,有利于用雷锋精神熏陶人、教育人、鼓舞人和培育人。这就要求大中小学要有意识地选择、提取雷锋精神元素,将之融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过程中,不断建构、丰富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一是把雷锋精神所蕴含的故事、事迹和日记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以环境滋养人,使学生长期身处浓厚的雷锋精神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把雷锋精神所蕴含的故事、事迹、日记入校园行为文化,以文化感染人。一方面,可以依托理论社团,讲好雷锋故事;另一方面,可以依托一年中与雷锋有关的时间节点,加强雷锋精神相关的议题设置,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增强雷锋精神教育的感染力。
3.将雷锋精神融入网络文化建设。用雷锋精神助力立德树人,要将影响力向互联网空间延伸。要从载体方式信息化和载体内容趣味化入手,才能与学生网民的精神需求相契合,赢得线上线下的话语权。一是开发雷锋精神宣传的移动教育学习系统。开发或者借助学习强国等移动教育平台,使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入手,实现时时能学,处处能学;教师入驻平台,即时推送,精准传输,实现教学互动、思想引领灵活便捷。二是做好雷锋精神故事阐述。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雷锋精神故事挖掘研究,推出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网络文化进行话语转化,进行图文并茂、音画一体式的系统整合,形成适合网络推广且富有吸引力的网络作品。三是编导雷锋文艺影视作品。精心打造雷锋影视经典作品、叠加移动互联网宣传阵地建设,实现雷锋精神宣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更好地给予时代新人雷锋精神滋养。
4.将雷锋精神融入社会实践教育。将雷锋精神融入实践育人,有助于引领时代新人形成雷锋所示范的品德修养和爱国情怀,有助于深化雷锋精神课堂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作用。一是根据学生实际,拓展雷锋精神教育社会实践方式。针对大中小学生的实际,可以采取现场参观、实地调研、问卷调研及采访等调研方式,实现雷锋精神教育多样化。针对大学生,可以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相融合,引导学生到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开展专业知识服务社会,践行雷锋精神。针对中小学生,可以就近到雷锋精神教育基地或红色展馆参观学习,开展雷锋经典影视作品观赏。二是大中小学挖掘本地雷锋教育资源,搭建雷锋精神教育基地。雷锋教育资源是党史、国史的生动记录和鲜活教材,各学校可以本地实际,与红色展馆和红色纪念馆共建共育,有助于雷锋文化基因的传承。
(作者:郭长义 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委书记,辽宁省新时代雷锋精神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