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2月,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看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电影后,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政治教育。”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取自于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
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父,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雷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政治教育。”
雷锋在当天的日记中,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人物逐个进行了点评:
一是对孙悟空的认识:“我认为影片中的孙悟空,是一个英雄好汉,他立场鲜明,斗志坚强。他能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识破妖魔的阴谋。他爱憎分明,对敌人不抱任何幻想,坚决斗争到底,直至最后把敌人消灭。
二是对唐僧的认识:“唐僧这个人软弱无能,敌我不分,对敌人抱着幻想,把好人当坏人,结果落入敌人之手,要不是孙悟空来搭救,他就完蛋了。
三是对猪八戒的认识:“猪八戒此人和平麻痹思想极为严重,分不清是非,有个人主义思想,差点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四是对沙和尚的认识:“沙和尚客户人表现一般,不上不下,站在中间,因他分不清是非,结果也上了敌人的当。
接着,谈了自己总结道:“这部影片很好,现实教育意义大,特别是对那些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的人是一个极大的教训……
接下来,谈了看过这部影片的感受:“我们应该懂得,敌人是不会发出善心的,是不肯放下屠刀的,直至他们灭亡。我们还要知道,要消灭敌人取得胜利,首先要在大风浪中分清是非,斗争到底,加强内部的团结,统一思想,一齐行动,这样才能有力量,战无不胜。我觉得,一个革命者要不迷失前进的方向,正确地分清是非,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得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掌握了这个思想武器,并用于实际,就可以取得革命胜利。”
最后,表示了决心:“我要学习孙悟空坚定不移地立场,学习他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习他顽强的斗争精神,学习他对敌人憎恨,对自己人无限忠诚的特性,学习他不消灭敌人决不罢休的精神。我决心永远忠于党,听党和毛主席的话,练好军事技术,不消灭敌人,不解放台湾,决不罢休。”
雷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很用心
雷锋的日记告诉我们,雷锋看这部电影时,不是看热闹,也不是看看就过去了,而是和看其他影剧一样,联系形势,联系自己肩负的任务,进行分析,深度思考。不仅有心得,而且有体会;不仅有理论的,而且有实际的;不仅有宏观的,而且有微观的。不仅有表态,还有决心;不仅有具体的思考,还有远大的理想。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战国思想家、教育家孟轲)
看一部电影、一部剧目,也包括看一部小说或一篇文章,无论是政论的还是言情的,无论是喜剧的还是怪涎的,无论是戏曲的还是故事的,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无论是青春的还是老年的,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无论是大人的还是儿童的,总会贯穿一个主题,总会有某个情节甚至一句话,充满哲理,或表达一种思维、一种理念,边看边想必有心得,必有收获,对个人的知识、思想、修养都会有所启发、有所帮助、有所提高。
在这方面,我们也应当向雷锋学习。
责编:杨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