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3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值得雷锋人关注和高兴的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这对全国雷锋人来说是一个大好事、大喜讯。
特别是会议公报中,用148个字,进一步阐述了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内容形式和办法。“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和革命纪念馆为平台,稳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广泛吸引志愿者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
一、中央通过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的意义
一个新名词。在会议公报中,一个新名词再一次出现在雷锋人的视野中。文化志愿服务。什么叫文化志愿服务呢,它是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和革命纪念馆为平台,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志愿者服务。我们可以不难看出中央对公共文化志愿服务的重视,也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志愿服务的重点。因此就会出现文化志愿服务者。文化志愿服务者是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生力军,是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主要抓手,是人们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媒介,文化志愿者工作是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的新课题、新挑战。
两个第一次。这是继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雷锋连指导员时发表的做雷锋精神的种子讲话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对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的重要措施,把学雷锋活动上升到国家层面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进行顶层思考和设计,这还是第一次,同时把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作为国家战略下发实施意见,也这也第一次。
三个意义。这是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又一篇纲领性文献,是为广播雷锋精神的种子吹响了冲锋号角,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学雷锋工作的行动指南。再一次体现了中央领导对学雷锋活动的重视,再一次体现了中央对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新思考、新判断、新举措。
二、志愿者服务是对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时代延伸与有效载体
志愿者服务与学雷锋活动之间具有自愿、利他、奉献的共同特征,同时二者在兴起的社会背景、经济环境、精神内容和境界以及实践方式等方而又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长处。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使双方相互利用彼此的长处和优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应将雷锋精神作为志愿者服务的重要精神支柱,借助志愿者服务使学雷锋活动做到经常化、长期化、大众化、多样化,使志愿者服务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学雷锋活动的载体,实现志愿者服务与学雷锋活动的双赢发展。
志愿者服务是一支代表时代发展潮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生力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雷锋精神凝结着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是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光辉旗帜。用雷锋精神推动志愿者服务,既是广大成员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积极倡导社会新风、奉献自我、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又是在实践中锻炼自我、自觉成才的一条途径。
要把雷锋精神融入志愿者服务之中。雷锋, 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青年志愿者的杰出代表。他自觉地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社会, 无私地为他人排忧解难, 处处体现着青年志愿者的崇高品德和本质特征。因此, 我国的志愿者服务, 无疑是雷锋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要把志愿者服务成为弘扬雷锋精神的有效载体。通过志愿服务向社会宣扬雷锋精神。个体的品德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雷锋精神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需要不断宣扬、强化。志愿服务依托其专业化特性,构建弘扬雷锋精神的长效机制,努力让雷锋精神内化为每个个体自身的道德要求,使志愿者服务成为弘扬雷锋精神的有效载体。
三、如何推动文化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何新内涵?如何以创新形式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中央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广泛吸引志愿者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对志愿文化服务中央提出应该怎么做、内涵是什么和具体措施都做了明确的规定。那么如何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呢,我想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强化规范化管理,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要根据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的需求,规范文化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及时发布招募信息,明确所需的条件和要求,把专业文化工作者、基层群众文艺骨干、文化能人和文艺社团吸引进来,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采取文化辅导、文化下基层、文明风尚传播、全民阅读推广等志愿服务队,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在繁荣基层文化、引领文明风尚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二是要实现品牌化发展,丰富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要结合自身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基础、特点和优势,创新服务内容、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丰富“文化志愿服务进网络、进社区、进街道、进农村、进家庭”的活动内涵,抚顺市委昨天开会表彰的是十大活动项目,我想下一步一定会在品牌化发展上下功夫。要面向城乡基层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出一系列文体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在城乡大地蓬勃开展,全面提高文化志愿服务的有效覆盖率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是构建常态化机制,夯实文化志愿服务保障。要通过建立健全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强化专业培训、凸显舆论宣传等方式,全面完善文化志愿服务保障体系。特别是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稳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站点建设”的要求,加强对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推动,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从政府支撑、社会支持等方面加强对志愿服务的保障力度,建立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和民间互助相衔接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
四、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要想把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做好,重要的是要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这是关键。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开放化的组织。文化志愿者组织应当面对社会公开招募文化志愿者,只要符合条件即可成为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者组织的开放化加上基层乡村社区熟人社会的天然感情,能够真切感知社区居民和乡村农民的文化需求,以平等的姿态、热情的服务,从事各种文化志愿服务,使基层文化志愿服务能够保持日常化和稳定化。
二是平民化的队伍。文化志愿者除了高校文体教师和文艺特长大学生、公共服务文化机构的专业服务人员之外,主要是乡村、社区和企业中文化事业的爱好者和骨干,要形成专业型文化志愿者指导、特长型文化志愿者骨干、辅助型文化志愿者参与,以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主的良好格局,具有更加“草根”的特色。
三是长效化的服务。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主要体现在日常化、制度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中,按中央的要求重点放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和革命纪念馆”上,通过对上述场馆的文化志愿服务,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文艺团队进行辅导、培训,策划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辅助文化市场管理和文物遗产保护等,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每个领域。每个文化志愿者组织职责分明,每位文化志愿者任务明确,义务服务时间明确,文化志愿者组织的运行比较有效率。
四是科学化的管理。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文化志愿者的管理,要制定一系列科学的制度安排。要加强培训,在培训对象与内容上分门别类,对新招募的志愿者,进行有关志愿者基本概念、志愿者活动发展情况、志愿服务宗旨、发展目标、信念、志愿服务的有关规定、管理制度、相关道德法规等知识的培训。
五是规范化的制度。要进一步明确文化志愿者管理归口,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工作。也有利于招募和管理人员,要对文化志愿者的招募程序、培训活动和档案管理等工作进行规范,初步建立起“招募有程序、培训有计划、义工有档案、服务有分类、人员有保障”的文化志愿者“五有”工作机制,即通过严格审核认证、定期业务培训、动态档案管理、细化分类服务、保障义工权益等五个环节,确保文化志愿者本身的高素养和服务的高水准。
(张仲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