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邓凤兰,今年72岁。退休前是抚顺市公共汽车公司乘务员。
1958年我刚满16岁,就当上了一名公交车乘务员。参加工作后,最难忘的一件事是我作为乘务员的代表,在抚顺市工人文化宫亲耳聆听了雷锋同志做的忆苦思甜报告。从此,我暗下决心,以后要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50多年来,无论在岗位上还是退休后,我都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学雷锋当成了自己一辈子的事儿。
当乘务员时我跑的是抚顺北站通往西三街的七路公交车线。为了方便乘客问路,我和伙伴们利用工余时间逐片逐段地调查走访,将全市2000多个街道、厂矿、机关、学校、服务设施和文化娱乐场所的名称和位置背得滚瓜烂熟。1982年,在全国公交系统优质服务表彰大会上,我所在的7025号车组乘务员被誉为城市“活地图”。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我所在的车厢总是比别的车厢多几样东西:毛巾、小笤帚、针线包、旧报纸、常用药、水杯……在刚刚经历了拨乱反正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雷锋叔叔”似乎被许多人所遗忘,我却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记得一次在望花七百车站,车进站后一位大娘在车门口迟迟不下车,我过去一看下车的地方有一汪水,那是前一天雨后的积水。当时大娘脚上穿的是一双布鞋,我想,不能让大娘下车湿了鞋呀,于是我憋足了一口气,硬是把大娘背下了车。下了车,大娘把颤抖的手伸给我,说,姑娘,你能不能把名字写在我手上,我要告诉我的孩子们都向你学习。我没见过雷锋,你就是雷锋呀。我的做法,群众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五年的时间里我就收到6800多封感谢信、表扬信,这些信件流露出的赞美之情,也督促我继续在学雷锋的道路上前进。
三十几年如一日,我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广大乘客的认可,也得到了党和人民给予的很多荣誉,1989年我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邓凤兰”车厢成为当时公交线路上的一道风景线。
1998年,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工作34年的车厢。退下来后,我想可以停下忙碌的脚步歇歇了。可是,没过几天,市总工会领导找到我,商量让我重返岗位,到市劳模协会当会长。我深知,劳模都是劳动岗位上的楷模,能为他们服务是我的荣幸。我没有犹豫,很快投入了新的工作岗位。
1998年,抚顺市成立了劳模服务中心,组建了劳模物业。为了把劳模物业办好,我穿起工作服,带着劳模物业的“小红帽”,和大家同吃、同酬、同劳动,承担起市劳动公园35000多平方米园区的清扫保洁任务。我的个子是劳模物业里最矮的一个,每一把大扫帚都比我高,累了一天回到家里躺在床上浑身痛,一动也不想动。每天在家做饭、操持家务的老伴儿看我累成那个样子,既心疼又有一肚子的不愿意。那时,我一心想着组织上信任咱,另外那么漂亮的公园需要好好的管,再苦再累都生生地扛过来了。
我感到累,劳模物业的其他同志一样感到累。为了能让他们克服困难安心工作,我就带头干累活儿,当他们有了困难我就热心帮助。劳模孙凤英家的生活很困难,大儿子推带车子出车祸离开了她,老伴一股火儿得了脑溢血,生活不能自理了,她的家一下子像天塌了一样。祸不单行,一天,一个出租车司机急急忙忙来找孙凤英,说她二儿子出事故了。噩耗传来,孙凤英一时蒙住了,傻傻地呆在那里。见此情景,我拉住她的手说,我陪你去医院吧。到了医院,她儿子正准备做手术,我跑到医生办公室哽咽着说,医生,帮帮忙吧,这孩子的妈妈是劳模,她妈妈已经失去了大儿子,如果这个孩子再有个闪失,她的家就完啦!那天,医生为孩子做了8个小时的手术,终于救回了孩子的一条命。看到孩子从手术室推出来,我才松了一口气。临走时,我把身上仅有的300元钱塞给孙凤英,告诉她不要着急上班,在医院照顾孩子就算上班,工资照发,儿子什么时候好了再上班。我当时就想着一件事,要让她安心照顾孩子,宁可自己掏腰包给她开资。现在,孙凤英还在劳模物业工作,啥活儿累干啥,为的是报答劳模物业对她雪中送炭的帮助。15年来,劳模物业安排了168名各级劳模就业。如今,走在劳动公园里,“小红帽”的亲切称呼成了抚顺市民对我们的最大褒奖。 2002年,市总工会领导把闲置7年的职工度假村重新恢复使用,作为劳模活动基地,并让我负责。当我看到度假村一片荒山野岭的情景时,一夜间愁的满嘴是泡。修复度假村首先遇到的就是资金不足问题,尽管有领导支持,但还是缺口不小。我把妹妹放在家里的几万元钱拿出来给垫上,亲自跟车采购材料,能省就省,恨不能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一次,去沈阳采石场买大理石,当时老板对我说;“你买这么多大理石,我给你好处费。”我说:“好处费我不要,你要保证质量,多给几块大理石就行了。”这位老板笑着说;“你是什么人,钱到手还不要。”我说;“这是为公家办事,再说,我是党员,不能有私心。”这位老板连连说;“你是好人啊!”。说完,他亲自帮我装车,还多给了我30多块大理石。
为了节省资金,我同施工队工人一块儿起早贪黑地干,搬石头的时候不小心砸伤了脚趾头,我仍然坚持在工地,一个月没有回家。精打细算换来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度假村整个装修、改造完工仅用了34万元,省了一半资金。
很多人问我,邓大姐,六、七十岁的人了,你一天到晚在外忙活,从公园到山庄,看来你家里啥负担没有呀。其实,我的难心事儿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我的老伴因为青光眼视力一直不好,后来发展到一只眼睛几乎失明,一直眼睛的视力也只有0.1,平时自己在家做饭都是靠一点一点地摸着干活,生活真的需要有人照顾,可是当领导找到我说,劳模度假村需要我去开荒建设时,我虽然犹豫了,但是想到这是领导的信任,这是我的工作,就毅然接受了。度假村从开荒到营业,一共筹备了4个多月,这中间我只回家20多天。
一次偶然事故,我摔伤了,肩胛骨不能动,因为当天有客人,工人们忙不过来,我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拍片后,诊断是锁骨骨折,我住进了医院。为了不让大家来看我,我告诉同事张春华,不要对任何人说我住院的事。就这样我住院6天,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一天,打滴流时滴流架断裂,立刻出现血回流,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我只好趴在地上,一直等到医生来。我当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心想,身边要是有个人该多好呀。出院后,市总工会领导知道了这件事,给我做了一面锦旗,电视台也到山庄采访我。邻居从电视上看到了这事儿,问我老伴儿,老邓住院啦,老伴一头雾水。其实,我实在是不忍心告诉老伴呀,他的眼睛就怕上火,我不在家照顾他,已经愧对他了,怎么忍心再让他跟我担惊受怕呢。
还有一次干活的时候不小心把脚扎伤了,女儿知道后来工地看我,女儿是真想我了,搂着我哭了,心疼又埋怨地说,妈:你还回家不?家里都快忘了你了。我拍着女儿的肩,流着眼泪说,我也想家,惦记家呀。谁让咱有个大家呢,小家的事可以放放,大家的事不能耽误呀。为了办好度假村,从2002年到2011年,我每年5月上山,10月下山,半年在山上都回不了家,一干就是十年。
雷锋在他的日记里曾写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为了扩大学雷锋队伍,抚顺市成立了学雷锋典型联合会,71岁的我被组织任命为会长。我想,自己再能干也不行,要带动大家一起学雷锋、做好事才行。于是,我把发动和组织各界学雷锋典型一起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作为有生之年一件大事来对待。
作为会长,我尽心尽力把联合会建成学雷锋典型的家。我们联合会有个小杨同志,在一次学雷锋活动中看到有几户居民家特别困难,心帮助这些困难家庭,但苦于自己家庭也不富裕,他挺着急。我得知后,自己拿出1万元给到小杨手里,对他说:“我帮你实现你的爱心,你拿这个钱去帮助他们吧!”当时,小杨百般推脱,后经我再三劝说,他才答应暂时收下。后小杨用这笔钱资助了多户贫困家庭,这些家庭特别感谢小杨,感谢学雷锋典型联合会。这个举动对小杨来说终身难忘,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一次升华。我想,这一万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钱本身的意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今年春节期间,省领导来到我家看望我,并给了我1000元慰问金。手里拿着钱,心里想到了清原县北三家村张宝林和王忠伟那两户受灾村民。马上要过节了,这钱他们更需要。当我冒着严寒来到他们家时,全家人感动的热泪盈眶。在我们联合会,每个学雷锋典型都有自己的帮扶对象,典型联合会的会员们用实践行动实践着自己学雷锋、做雷锋的诺言。
典型联合会由小到大,现在已经发展到了200多人。如今在抚顺学雷锋的大事小情上,处处能闪现抚顺学雷锋典型联合会的身影,抚顺雷锋纪念馆改扩建工程中有他们立下的功劳,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的活动中有他们高举的大旗,弘扬雷锋精神的讲堂上有他们的报告,抗洪救灾的前线上有他们送去的温暖。
退休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我得到了一些荣誉和奖励,每当得到有关部门的奖励时,我都会向领导请示把钱捐助给需要的地方。无论是向学雷锋联合会捐款还是自掏腰包组织大家到外地交流学习,无论是山庄有困难还是工友有困难,我都慷慨解囊,从不吝惜。生活中我对自己却很吝啬,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十几年,省吃俭用,从不浪费一分钱。不了解我家情况的人都以为我家有啥买卖,其实,我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事业单位当职员,我们都是工薪阶层,生活水平都不高。生活简朴点,有钱花在刀刃上,这在我已经成为了习惯。 今年,我已经72岁了,但由于常年劳动,经常参加社会活动,身体特别好。很多同志说:你这么大岁数了,歇歇吧,别干了。可我感到:我是个老党员、老劳模,就要多为社会做点贡献。我要在有生之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做雷锋精神的传人,退休不退岗,一辈子学雷锋。